从“小众打卡”迈向“全域旅游”
——喀什地区持续推进文旅品牌矩阵建设见闻
从帕米尔高原到叶尔羌河畔,此起彼伏涌动着的,是喀什文旅业澎湃的动力,如今,农家乐休闲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多元业态交织成璀璨的文旅品牌矩阵,推动喀什从“小众打卡地”向“全域旅游目的地”大步迈进,文旅业的朝阳,正喷薄而出。
小朋友在农家乐玩耍。英吉沙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喀伍力江 摄
夏日的英吉沙县,乡村田园间弥漫着悠然闲适的气息,各农家乐迎来客流高峰。游客们远离城市喧嚣,走进乡村,投身于田园风光的怀抱。在这里,他们品尝地道农家美食,感受夏日繁花的绚烂。当地农家乐经营者深谙服务之道,在设施、服务与业态上持续发力。周末,艾古斯乡艾古斯村的一家农家乐内,热闹非凡,孩子们在游乐区嬉笑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负责人苏来曼・赛麦提难掩喜悦:“几乎每天爆满,尤其到周末,游客得排队等候。”
采访时,来自石河子市的旅行团成员凌先生感慨:“我们怀着好奇心来探寻长寿村的秘诀,在纯自然环境中,真正体验到了康养旅游的乐趣。” 该村依托“长寿村”特色品牌,积极探索“农业+文化+旅游+康养”融合发展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全力打造生态乡村旅游景区,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近年来,喀什地区已有20家星级农家乐以独特风貌迎接八方宾客。
研学旅游领域,喀什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书香天山 研学万里”2025 研学旅游交流大会为喀什文旅发展送来“及时雨”。来自山东、四川、江西等地的研学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分享区域经验、课程研发及安全体系建设案例。正如参与研学活动的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刘明祥所说:“研学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改革开放伟大成就、革命光荣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党爱国情怀。”喀什充分利用千年丝路文明,将其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研学产品,借助网络搭建文化输出与异地流量导入的双向桥梁,推动边疆文化走向全国。
岳普湖县教育系统“祖国情·中华行”新疆青少年爱国主义研学活动。岳普湖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记者近日在岳普湖县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现场感受了由县教育系统主办的“祖国情・中华行”青少年爱国主义研学活动。师生们在“丝路锦程”历史文化主题雕塑前,聆听讲解员深情讲解,仔细观察雕塑中丝绸贸易驼队的行进姿态、农耕工具的形制特点,并结合《新疆地方史》教材内容,深入理解“新疆自古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家园”这一历史论断。
景区内的新疆记忆馆、卫国影像馆,通过文物、图片和文献资料,全景呈现新疆地区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脉络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岳普湖县第二中学学生麦吾鲁旦・艾合麦提激动地说:“以前只在书本上读过家乡的历史,今天亲眼看到这些雕塑和文物,才真切感受到历史离我们如此之近。先辈们为守护这片土地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这种家国情怀深深触动了我。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传承他们的精神。”
岳普湖县教育系统“祖国情·中华行”新疆青少年爱国主义研学活动。岳普湖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喀什各地的研学活动不仅激活了喀什的文旅资源,还借助各种载体,以“行走的课堂”推动教育方式变革,通过知行合一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了文化与教育的“双向奔赴”。
文旅消费升级的浪潮下,喀什正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坚持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精心打造特色突出、以人为本、效益多元的文旅产业。近年来,喀什地区成功创建17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21家星级旅游饭店,打造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等17个文旅品牌,新增96家旅行社。通过文旅品牌矩阵建设,喀什文旅产业实现华丽转身,向着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