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雅文
“快看,草原太美了,像是老天打翻的调色盘。”5月21日,随着“新疆农信·农商银行”航拍新疆大型全媒体采风团的无人机缓缓升空,裕民县巴尔鲁克山风景区的阿克乔克草原瞬间展露真容:明黄色的毛茛花、雪白的点地梅、靛蓝色的勿忘我,在翠绿的草毯上肆意铺展,宛如一幅巨型油画。
5月21日,游客在巴尔鲁克山风景区的阿克乔克草原游玩。张昀摄
“再过几天裕民山花节开幕,到时候这里会是人山人海。”裕民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陶睿望着花海,笑得合不拢嘴。谁能想到,这片被称为“亚欧万花园”的707万亩天然草原,曾因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陷入“花渐稀、草渐黄”的困境。
但裕民人深知,草原是孕育山花的摇篮,守护生态就是守护未来。
“转折始于2003年。”裕民县自然资源局退休干部木拉提·哈力回忆道,为了救回这片草原,当地人下了“狠功夫”:实施封山禁牧、轮牧休牧,给草原按下“暂停键”;竖起围栏补种牧草,像照顾孩子般细心养护;还专门制定防虫灭鼠方案,24小时监测草原健康。如今,县里又建起森林草原资源管护平台,6路21个视频监控、8个高空云台实时“盯梢”,连护林员都用上手机APP巡山,科技感拉满。
生态好了,游客自然“闻香而来”。当无人机镜头转向G219线,蜿蜒的公路串联起9个因花而兴的村庄。
江格斯乡江格斯村是通往小白杨哨所和巴尔鲁克山风景区的必经之路。村里把一条整洁宽敞的村道命名为“山花巷”,巷道墙壁上画着裕民县不同时节绽放的山花,让游客未到山间就能感受到山花之美。
2022年,江格斯村精心打造年代印象文化旅游体验园。园内不仅建有露天电影院、地窝子、公社大食堂等场景,还陈列着老旧手机、电视机、照相机等浸透着怀旧主题的老物件,真实还原了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农村的生产生活风貌,瞬间勾起游客的怀旧记忆,成为新的热门打卡地。
近日,江格斯乡江格斯村年代印象文化旅游体验园里,游客在游玩、拍摄。图/裕民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最近,江格斯村农家乐负责人尤江梅忙得脚不沾地。“这几天游客已经不少了,现在山花开了,到了旅游高峰期。”尤江梅笑着说。
2023年,尤江梅看中江格斯村发展旅游的天然优势,在村里开了家农家乐,如今一到旺季,后厨锅铲都快抡出火星子。
更绝的是,裕民县直接放大招——2021年起,所有景区全年免费开放。这波操作直接把游客“香”到跨省追花。在江格斯乡均朱热克村的马兰坡汽车营地,游客王霞边搭帐篷边感叹:“我们一路沿着G219线过来,每天都能遇见不同的花海,这才是诗和远方。”她的话道出了众多游客的心声——2024年,裕民县接待游客503.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62亿元,其中巴尔鲁克山风景区接待游客98.45万人次。
当无人机再次拉高镜头,镜头里是花海间穿梭的游人、悠闲吃草的牛羊,还有草原上如繁星般散落的游客帐篷。这场草原的“逆袭”证明:最好的致富经,永远写在绿水青山里。
责任编辑:魏燕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