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近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联合主办的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疆果果)荣获“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称号。这是喀什地区唯一获此荣誉的企业,也是全疆仅有的两家之一。作为五年一度的行业最高荣誉,该评选旨在表彰在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社会责任等领域表现卓越的集体。疆果果以“科技兴农”为核心抓手,通过产业链全环节创新,为全国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可复制样本。
4月18日,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加工干果。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文军 摄时光回溯到2015年,曾在国企任职的陈文君,因援疆任务来到喀什地区疏附县。彼时,当地木亚格杏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境,这位湖南汉子毅然辞去公职,创办了疆果果,立下“让世界爱上新疆瓜果”的誓言。十年砥砺前行,如今疆果果已发展成为集种植改良、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数字营销于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构建起覆盖新疆11个地州市的特色林果产业网络。
在疏附县木亚格杏种植基地,64岁的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抚摸着改良后的杏树感慨:“曾经,杏子成熟得快,销售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如今,疆果果公司的冷链车直接驶入果园,实现现场收购,我们的收入因此翻了好几倍!”这种被誉为“杏中之王”的珍稀品种,通过航空专线48小时直达北上广深,2024年销售量突破200吨,带动2000余户杏农年均增收1.2万元。4月18日,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加工干果。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文军 摄
疆果果的创新之路始于产业源头。企业组建了一支由新疆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领衔的科技服务队,独创“三改良两兜底”模式,改良土壤结构、改良种植技术、改良品种品系,实施保底收购价和保底分红机制。累计完成4500亩果树改良,成功研发出抗风沙、耐盐碱的12个新品种,使红枣亩产从300公斤提升至800公斤。在果品加工环节,企业投资1.2亿元建成智能化生产车间,开发出酸奶益生菌核桃仁、柠檬风味葡萄干等60余种深加工产品,将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了300%。
4月18日,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对干果进行包装。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文军 摄2021年,疆果果与顺丰共建的“航空鲜果走廊”,集真空预冷、气调包装等技术于一体,使喀什鲜果损耗率从35%降至8%。借助航空专线,鲜果能在48小时内快速送达客户手中。在疏附县AI数字人电商实训基地,25岁的维吾尔族姑娘阿依古丽正通过直播向粉丝展示枣园实况。“加入‘部落电商’计划后,我每月能帮乡亲们卖出一些农产品,自己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提成。”这种“农户+网红+云仓”的创新模式,已培育本土主播136名,建成1200个电商部落,带动3500人就地就业。9年来,企业累计帮扶收购农特产品10.5万吨,促进5万余户农民增收,户均年收入从4000元增长至2.3万元。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正在直播带货。(资料图)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疆果果始终将社会责任铭记于心。连续六年开展“杏福助学”计划,资助487名少数民族学生完成学业;创新推出“农民变股东”模式,目前已有146户农户通过入股获得分红。该公司董事长陈文君表示:“我们将朝着‘三个100’目标奋进——打造百亿级瓜果产业集群,帮扶百万户新疆果农,做百年民族品牌!”